長久而來,追求經濟增長的發展和生產模式主導全世界,造成自然資源被過分消耗,生態環境受到巨大的破壞。過去數十年香港經濟急速發展,一躍成為物質生活豐裕的國際城市,但同時造就了過度消費,多年來香港的資源消耗量和廢物棄置量都維持著高水平。隨著社會經已復常,實現綠色轉型刻不容緩,當局及社會各界如何進一步把握時機,推動可持續消費的策略?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透過網上問卷調查、實驗和個案訪問,進行相關研究,並在2023年7月16日,發布了「促進可持續消費的實踐」研究報告。
點擊以閲讀更多
研究背景
長久而來,追求經濟增長的發展和生產模式主導全世界,造成自然資源被過分消耗,生態環境受到巨大的破壞。隨着可持續發展概念抬頭,人們對氣候危機和環境問題日益關注,開始思考要改變破壞環境的經濟發展模式。實現可持續的消費及生產模式近年成為全球關注的議題,聯合國 2015 年將此納入為 17 項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呼籲各國採取積極行動。
可持續消費及生產提倡在滿足發展需要和改善生活素質的同時,盡量減少因消費和生產而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1]。過去數十年香港經濟急速發展,一躍成為物質生活豐裕的國際城市,但同時造就了過度消費,多年來香港的資源消耗量[2]和廢物棄置量[3]都維持著高水平。適逢香港進入後疫情復甦的階段,實現綠色轉型刻不容緩。要達至碳中和目標,除了建設低碳能源、發展綠色產業等經濟轉型外,還能從衣、食、住、行中生活習慣入手,藉消費行為發揮影響力。
雖然環保的消費方式逐漸在社會普及,但有本地調查發現,超過四成受訪港人認為自己不太或完全不了解可持續消費的概念,研究亦發現港人對可持續消費的認知和態度與實際行為之間有差距,社會整體的意識和實踐仍有待改善。要建立可持續的消費文化和生活方式[4],需要政府、企業和消費者更多的參與和付出。如何改變人們消費追求便利的即棄文化和習慣,建立適度、公平和綠色的消費文化和生活方式,並促進企業以至整個經濟生產模式的轉型,是值得社會各持分者深思的議題。
可持續消費是新興的研究領域,過往較少獲香港社會的討論和關注。本研究通過了解香港青年對可持續消費的態度、認知和實踐情況,以及整理其他國家和地區推動可持續消費的策略和實例,從而思考如何增加社會大眾在生活上實踐可持續消費的誘因,並提出有效推廣可持續消費的方法。
研究透過文獻參考、網上問卷調查、實驗和個案訪問蒐集資料。網上調查於 2023 年 5 月 10 日至 5 月 18 日期間進行,成功訪問了 903 名香港青年。另外,研究邀請了 8 名認同環保和可持續理念,但不經常在生活上作出具體實踐的青年,進行七天的生活實驗以及深度訪問。
[1] 可持續消費的定義於 1994 年的奧斯陸可持續消費研討會首次被確立,較近期和常見的定義 要數 2011 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出版的 Paving the Way for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The Marrakech Process Progress Report。
[2] 香港 01(2018 年 5 月 31 日)。〈【政策分析】港人食水消耗量為何偏高?從水費單裏找 答案〉。網址: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194008/政策分析-港人食水消耗量為何偏 高-從水費單裏找答
[3] 政府新聞處。(2022 年)。〈固體廢物棄置量按年增 5.4%〉。網址: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2/20221229/20221229_143326_104.htm
[4] 消費者委員會。(2021)。〈可持續消費知行融樂–消費行為追蹤研究〉。
研究主要討論
1. 消費行為和個人生活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愈來愈受關注,推動社會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點工作之一。
2. 觀念和取態上,受訪青年普遍肯定環保價值觀,意識到低碳和可持續生活的重要性,但他們不太願意為保護環境而支付更多費用,對氣候變化和可持續消費的認識仍有待進一步提升。
3. 惜食、查看能源標籤、自備容器及回收是受訪青年較常作出的可持續消費行為,但他們較少作出減少食肉和裸買行為。
4. 可持續消費的行為模式上,受訪青年進行消費活動時甚少考慮產品的環保友善程度,亦較少人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自己的碳足跡,整體的實踐程度一般,態度和行為的不一致存在於青年組群之間。昂貴、不方便、朋輩和社會壓力、無足夠資訊等,是阻礙他們實踐可持續消費的因素。
5. 青年觀感方面,較多受訪青年認為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不足,對減碳工作的表現和成效亦感不滿意,認為政府有責任促進社會實踐可持續消費。
研究建議
1. 制定可持續消費策略,使用不同政策工具刺激行為改變。
2. 建立可持續消費積分制,推動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
3. 重塑公眾教育和宣傳策略,令低碳生活的訊息持續和廣泛地被市民看見。
4. 發展碳標籤制度,普及化產品和食品的碳資訊,擴展生產者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