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交媒體興起及資訊科技的迅速發展,每人都可以成為訊息的傳播者,在數碼平台上創造、傳遞和分享資訊。然而在資訊氾濫的時代,「假新聞[1]」的傳播也日益頻繁,不但影響人的行為和決策,亦有機會造成社會恐慌[2],激化社會對立和衝突,引致信任危機。
目前假新聞問題已成為世界各國所關注的議題,不少地方均制定措施遏止假新聞傳播,例如歐盟推出供網絡平台遵循的自我規管標準;新加坡和法國制訂相關法例,前者適用於個人及網上平台,後者只針對社交平台,旨在打擊干預選舉的資訊;有國家則提倡推行事實查證措施,透過公眾教育提高民眾的媒體素養[3]。
至於香港,「假新聞」一詞近年成為熱門名詞,不過官方仍未就假新聞有清晰定義,坊間對何謂假新聞亦有不同演繹,以致出現不少混淆情況。學術界普遍認為,「假新聞」一詞不足以解釋各種各樣的假訊息內容,往往令人容易感到混淆。
假新聞問題泛指虛假和錯誤訊息泛濫的現象。在香港,相關現象在2019年反修例事件和新冠疫情爆發期間尤為明顯。特區政府於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層面上,須打擊假新聞和保障網絡安全,擬修訂法例規管假新聞,就問題展開立法研究,目標在2022年中完成報告。
然而立法規管之聲隨即引來社會對打壓新聞和言論自由的擔憂。縱觀世界各地,規管假新聞是極具爭議性的議題,當中涉及很多細節,要通盤仔細考量。目前特區政府未有實際方案和確實時間表,就如何界定假新聞、採取立法還是非立法措施、如何在管制和保障言論自由之間取得平衡,這些問題均需要廣泛的社會討論以尋求共識。
研究透過文獻參考、740名15至34歲香港青年網上問卷調查、10名較頻繁接觸到不實資訊的青年個案訪問,以及5位專家和學者的訪問資料,作出整理及分析,歸納值得討論的要點及建議。
[1] 「假新聞」沒有一個清晰的定義,泛指虛假、錯誤、惡意操弄或具誤導性的資訊,涵蓋範圍不只是傳統意義下由新聞機構所發布的新聞,是次研究會交替使用「假新聞」、「假訊息」、「不實資訊」等概念。
[2] 疫情爆發初期香港曾瘋傳無廁紙、米糧供應的假消息,導致全人心惶惶,出現廁紙搶購潮。請參閱https://www.rfa.org/cantonese/features/hottopic/fear-02172020092046.html
[3] 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組曾就海外地方如何打擊網上虛假資訊作出研究,請參閱https://www.legco.gov.hk/research-publications/chinese/2021in14-measures-to-tackle-disinformation-in-selected-places-20210623-c.pdf
組員分享
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