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鞏固「美食之都」享譽尋出路

青年創研庫 78
「經濟就業」專題研究系列 —— 為鞏固「美食之都」享譽尋出路

香港為國際大都會,「美食之都」多年來享譽世界。本港的美食文化,既傳承了中國傳統,亦深受世界各地文化影響,形成薈萃中西的特色,與四大產業之一的旅遊業相輔相成,展現出香港的魅力所在,支撐著重要的經濟及社會發展。然而,要保持美食之都的地位並不容易。環觀周邊地區,餐飲美食迅速發展,不少亞洲城市近年積極發展美食,提升城市吸引力。隨著旅遊業的重新定位,為重塑美食之都的美譽帶來新契機。香港的美食發展該何去何從?

本研究希望就如何鞏固「美食之都」作出探討,了解本港作為「美食之都」的優勢、以及當中的挑戰與新機遇,冀就提升「美食之都」的實力,提供可行建議。

 

20240616_HKFYG_1

發布文件


點擊以閲讀更多

1

研究背景

香港為國際大都會,「美食之都」多年來享譽世界。然而,要保持美食之都的地位並不容易。環觀周邊地區,餐飲美食迅速發展,不少亞洲城市近年積極發展美食,提升城市吸引力,如南韓成功以「韓食」風靡各地。另方面,自200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創立起,至今合共有57個城市成為「美食之都」,內地有多個城市相繼成為美食之都;鄰近的澳門亦自2017年賦予美食之都之銜,推動「旅遊+美食」的發展。即使毗鄰的深圳,美食亦不斷推陳出新,吸引不少港人北上消費。如何鞏固香港美食之都的優勢,豐富美食之都的內涵和魅力亟待對策。

至於本地餐飲業,一直面臨不少挑戰,如租金壓力,食材成本上漲,人手緊缺,行業青黃不接等因素影響。本地美食的保育亦令人關注,美食之都的形象漸失品牌效應,進一步打擊本港美食之都的競爭力。

近來,有關推動香港經濟復蘇,恢復城市魅力的討論不絕。政府、業界與民間積極尋找新轉機。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提出「香港無處不旅遊」,特區政府亦銳意重振旅遊業,積極推動各式深度遊、特色旅遊及城市旅遊,其中本港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甚具再發展潛力。

基於上述背景,本研究希望就如何鞏固「美食之都」作出探討,了解本港作為「美食之都」的優勢、以及當中的挑戰與新機遇,冀就提升「美食之都」的實力,提供可行建議。

2

研究主要討論

  1. 香港作為美食之都具優勢。香港薈萃中西飲食文化,配上食材多元化,豐富了飲食內涵和選擇,形成獨特的飲食生態。
  2. 周邊地區近年急起直追,發展美食的進展迅速,加上本地餐飲業受原材料和租金漲價、人力緊缺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本地餐飲業面臨不少挑戰。
  3. 近年飲食行業重視個性化餐飲體驗,當中包括餐廳種類、服務質素、食物創新等,並配合不同顧客群的需要,為顧客打造不一樣的餐飲體驗。
  4. 美食旅遊為具經濟發展潛力的領域,香港要鞏固美食之都的實力,須把握機遇加速拓展相關領域;另迎合新興的飲食文化,朝可持續發展及健康飲食等市場方向。
  5. 宣傳推廣及打造特色文化,對鞏固本港美食之都起重要影響。
  6. 食物行業向來有青黃不接問題,然而隨科技的引入及食品行業的多元發展,配合職專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有助擴闊新一代對行業的想像,建立形象。
3

研究建議

  1. 建議當局設立「香港美食發展專組」,統籌香港美食及食品發展策略、聯繫業界及人才推動「旅遊+美食」融合,並專責督導各項特色美食的宣傳推廣計劃。
  2. 開展「香港美食傳承運動」,製作本地美食旅遊地圖,配合餐飲消費券,推動具本地特色的美食體驗。
  3. 推動「多元飲食友善標籤計劃」,包括加入低碳、素食、清真及特殊飲食需要等標籤,照顧不同客群的膳食需要。

活動照片